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
九华山在哪 九华山旅游攻略-九华山旅游景点
九华山旅游攻略-九华山旅游景点介绍
门票信息
一、九华山风景区门票价目表
旺季:每年 3 月 1 日—11 月 30 日普通票:190 元优惠票:95元
淡季:每年 12 月 1 日—次年 2 月底普通票:140 元优惠票:70元
九华山在哪 九华山地址:
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,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、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,安徽省“两山一湖”(九华山、太平湖、黄山)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。
二、游客须知
·游客一律凭门票进入景区,一人一票,门票当日有效,隔日作废;
·符合优惠条件的游客,请持本人有效证件办理相关购票和免票手续;
·游客请妥善保管好门票,以备景区执法人员查验。
·需要重复进山游览的游客,请在出检票口时,提出二次进山申请 ,并出示门票和本人身份证,由检票工作人员进行登记。二次进山时由工作人员核实后,方可进入景区,登记有效时间 24 小时(自登记时间起开始计算) ,逾期自动作废。
三、优惠对象
·1.2-1.4 米的儿童;
·学生:全日制在校学生,持本人已在校注册的有效《学生证》办理;
·教师:持本人由国家教育机关颁发的《教师资格证》和身份证办理;
·军人:现役军人,持本人有效证件(军官证、士兵证、文职干部证)办理;
·老年人:60 周岁— 69 周岁(按年为计算单位)持本人有效身份证、老年优待证办理;
·省级劳动模范、省级道德模范:持本人相关荣誉证书和身份证办理;
·皈依弟子:持本人由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宗教局监制、九华山佛教协会及景区内各寺庙联合颁发的《皈依证》 ( 《皈依证》应同时具有皈依弟子近期照片、寺庙主持签名或真实印鉴、寺庙印章)和身份证办理。
四、免票对象
·1.2 米以下儿童;
·70 周岁的老年人(以年为计算单位) ,持本人有效“居民身份证” ;
·残疾人:持本人有效残疾证;
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持本人相关荣誉证书;
·持有“国家新闻出版署”颁发的《记者证》的记者;
·持有《池州市绿卡》的本人。
武汉到九华山旅游团:http://www.bole177.com/line/domestic/anhui/jiu_hua_shan/
甘露寺
是游人上山见到的第一座庙宇。甘露寺建于清康熙年间,位于二圣殿至九华街上山的途中,距“定心石”不远。前后两殿,建在两个台基上,一暗一明, 一高一低,布局新颖有趣。甘露寺的来历 ,有一传说:清康熙皇帝的玉林国师受康熙之派遣,曾两次来到九华祭拜地藏菩萨。 第一次来到半山腰的定心石时, 见这一带苍松傲穹 、幽篁蔽天,东有龙瀑天池之景,西有龟山晓雾之悦,就认为此处很适宜建一座大的寺庙。第二次来,听说卧虎洞主禅僧洞安愿遵此意建庙。便亲自去卧虎洞探访洞安,鼓励他建庙。说来奇巧,就在破土动工的那天清晨, 天空普降甘露。 众人大悦。 朝廷闻之, 赐名 “甘露寺” 。甘露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, “九华山佛学院”就设在寺内 。
二圣殿
二圣殿是一幢江南明代民宅式的建筑,殿门面临上山古道, 龙潭溪从东南而来,绕寺而过,环境幽雅。今住持僧觉益。过去一些善男信女到九华山朝拜,见庙烧香,见菩萨磕头。二圣殿是他们朝拜的起点。
殿里供奉的“二圣” ,头戴乌纱,身穿朝服,腰束玉带,足蹬粉底朝靴。身高七尺,面庞丰润,黑色的胡须齐胸,明亮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。两尊金色塑像酷似孪生兄弟。这里所谓“二圣” ,其实仅是金乔觉的两位舅父。
九华街
九华街为九华山之腹地。海拔 700 米。街中心有金地藏菩萨创建的第一座古化城寺。九华街北有十里好汉坡(即盘山公路) ,南有千仞芙蓉峰,西有密林藏秀的神光岭,东有高耸山顶的东崖。这里集中了诸多著名的佛寺和名胜古迹。传说这里还是金地藏菩萨转世修身成道的地方,佛教界多把九华街称为“莲花佛国” 。九华街上寺院与民居、旅社、商店相间,是旅游接待中心, 也是游人行宿集散地。此处瓦舍鳞次栉比,多为两层皖南民居式的小楼,分列在化城寺东、南、西三方,呈门形封闭式街道,有两三条小巷横穿东西,东可去天台峰,西能上月身殿。夜宿九华街,可观看做佛事,夜间可听庙宇的钟声幽幽,清晨可观僧尼拂弹灰尘、念经跪拜的早课,感受佛家情态。
慧居寺
原名“慧庆庵” 。坐落天台山西麓、中闵园东。始建于清代,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。1938 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,扩充寮房,安单接众,始具丛林规模,易名“慧居禅寺” 。1982 年重修殿宇。1984 年所有佛像上漆、贴金。该寺背倚高山,面临竹海,环境十分幽美。建筑面积 541 平方米。寺内十八罗汉及菩萨塑像造型优美,神态逼真。为全国重点寺院。
华严洞
华严洞,位于中闵园,深藏在峭壁下的幽壑之内。巨岩北端上翘,呈窝掌形。傍临小溪,幽篁遮天。洞前筑墙成屋,进门见古洞,深丈余,高七尺,宽二丈五尺左右,隔成内外两间。外间供佛像一尊,内间筑成小楼,下铺地板 ,窗明几净,幽静异常,别有洞天。
甘泉石( ( ( ( 甘泉书院遗址) ) ) )
甘泉书院,当年小有名气,明末后,书院失修,清咸丰年间又遭战火。至今湛若水手书勒石的“甘泉”碑尚在,余皆荡然无存。书院遗址, 已成一片葱绿茶园。 因 “甘泉” 石刻犹存, 故而称此地为“甘泉石” 。当年,甘泉书院倚山面溪,崇山峻岭环峙左右。相传书院有讲堂、书斋等三进房舍。湛若水亲笔书写的“甘泉”二字刻石悬嵌门额。是湛若水聚众讲学之地。
大悲楼
又称大悲宝殿。是慧深法师于 1992 年在国家级重点寺庙旃檀林东侧扩建的梵刹宝殿,1993 年 8 月 6 日,大悲楼上正梁剪彩,正梁刚一落位,便下起了滂沱大雨,此正巧应对了俗话所说的雨淋“万年梁” ,为大吉兆。主殿高六丈三尺,殿内长、内宽、内高均为 19 米,以与菩萨二月十九日诞辰、六月十九日出家、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应。此殿格调独特,雄伟壮观。殿内供奉 9.19 米千手千眼四面观世音菩萨像。周围供奉 84 尊大悲像三十二应身和六位大德禅宗祖师像,殿前常行菩萨塔双九龙壁,系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,是香客游人必到之处。另有大理莲花宝座,慈眉善目,四周回廊大理石柱栏杆护持,上方
雕龙刻凤,金碧辉煌。
桃崖瀑布
看点:桃崖瀑布悬瀑大而长,势如建瓴,每季碧桃岩上桃花盛开 ,风景绝佳。 唐进士王季文有 “悬水落成千丈玉” 诗句。 清周贇在 《碧桃岩瀑布图记》中将此列为“九华第一景” 。桃崖瀑布由桃花冲经碧桃岩跌落,如水银坠地,为九华山第一大瀑布。桃崖瀑布下面即是浮桃涧。相传在九华山修炼的赵知微,晚年鹤发童颜,身着绣有“太极、 八卦”图案的圆领、宽袖道袍,头束道髻,戴“九梁中”的黄冠, 飘飘然有神仙之态,赵知微和弟子在风栖峰下遍植桃树,暮春三月 ,桃花盛开, 树干枝头花碧如玉。 赵知微常与众弟子同饮于碧桃林中 。碧桃成熟了,他们也不采摘,任碧桃掉落深涧,漂流而去。当地居民坐享其成, 从涧里捞食甘甜如蜜的碧桃, 都说这是仙家赐给的 “仙果” 。涧溪因此得名为“浮桃涧” 。
双溪寺
双溪寺位于九子泉东南僧家山, 最初由陕西安康县双溪寺吉通和尚创建。后因羡九华山秀美,便在此置地建寺。寺背山面水,寺旁岩石下有“洁泉” 。昔日该寺以农禅为主,四周充满田园风光。寺内供奉着大兴和尚的肉身像。大兴和尚 1918 年学佛,曾在百岁宫数年, 1958 年来到九华山后山双溪寺度过了后半生。 1985 年农历二月十七日圆寂,享年 91 岁。在世时给人治病有奇效,被人称为地藏“三世” 、 “九华济公” 。
山门
山门具有典型的徽式牌坊建筑风格。 由此即进入群山环抱的九华街,来到九华山腹地。大型牌坊式山门,上有“九华圣境”四字 ,这是清康熙四十四年 (公元 1705 年) 康熙皇帝赐予九华山的御书 。到了山门,可拍照留念,购门票进山。
九华山佛学院
看点:海内外大德教徒推崇、赞扬的僧伽教育基地。九华山佛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的中级佛学院,位于甘露寺内。 院刊为《甘露》 ,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
写院名,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法师创办并兼任院长。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教务长的圣辉法师曾任首届业务副院长。 现任副院长是果卓法师、宽容法师。于 1990 年 4 月筹备,9 月 6 日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。赵朴初亦前来参加。办院宗旨:绍隆佛种,续佛慧命。
学僧来源:根据“讲质高不求数杂”的精神,已招收数届学僧。 学僧来源以本省为主,兼招外省。招生条件为信仰坚定、五官端正 、六根具足的 18~20 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僧人。学制 :两年。四个学期共开设《佛学常识》 、 《六祖坛经》 、 《八宗概要》 、 《金刚经》 、 《楞严经》 、 《戒律学》等 20 多门课程。办院方式: “学修一体化、学院丛林化” 。不放暑假,结夏安居、 半月诵戒、早晚两堂功课、过堂坐禅。毕业去向 :已毕业数届学僧,有的留院、留山,有的则由中国佛教协会分配到全国其他寺庙或回原籍寺庙等。
肉身宝殿
肉身宝殿坐落于九华街西神光岭头, 周围古木参天, 浓荫蔽日 。宝殿以塔为龛,原名金地藏塔,俗称“老爷顶” 。建筑面积 705 平方米。属全国重点寺院。相传公元 794 年,金乔觉圆寂,依浮屠之法,生殓缸内,葬于神光岭上。三年以后,僧徒围着殓缸造塔,后又在宽阔的塔基上兴建殿宇,殿顶与塔顶相接。便形成如今著名的肉身宝殿。
特色:
1、肉身宝殿“殿中有塔,塔中有缸,缸中有肉身”的结构,极为罕见。
2、每当金地藏圆寂之日,国内外香客都到此朝拜进香和施舍。
游览指南:
宝殿山门面北,红墙森严,巍峨壮观。正门高悬“东南第一山” 匾额。
殿宇面阔 3 间,进深 16 米,地面铺汉白玉石。塔基用汉白玉砌成。中央为 1.8 米高的汉白玉塔基,上矗七级八面木质宝塔“地藏塔” ,高 17 米。每层每面设有佛龛,供奉地藏佛像。塔内供奉一百多尊地藏菩萨,正面供“金地藏”塑像。两侧是十殿阎罗拱卫而立。顺着雕梁画栋的走廊来到殿后,有一个半月形瑶台,墙上贴个大字“布金胜地” 。
间开放时间 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半。
龙池飞瀑
看点:龙池瀑布三跌三落,如水银泻地,撞击山石,奔流飞散中 ,声势惊人。
九华山胜景之一。位于赭云峰与插宵峰谷间,又称龙潭池。 两峰之谷,深渊莫测。千尺泉自东蜿蜒而来,九华溪由南滚滚而下 ,两溪汇流合力冲击谷壁谷底,形成五池、一潭、一穴,相对高差10 余米,统称龙池。民间传说龙池为龙居, 说 “池深莫测, 四射不竭, 为神龙所居。 ”这给龙池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。邻近有龙池庵等景。龙池瀑布又名五龙瀑。龙溪水入五龙湾,形成五池一穴一潭 。前三池水流平缓,后二池一穴一潭相对落差 10 余米。龙池瀑布分三级,中段注入石穴,逆水喷雪跳玉,高涌数米,再跌落龙池。 池面雪波翻腾,极为壮观。当山洪爆发,两溪激流从梯壮谷口涌出,若离弘之箭,万翎齐发,撞击到龙池壁架盘石上,激流倒旋,雪浪翻滚,声如一玉带串挂三大明珠,争像跌入龙池,其中段注入石穴,逆水喷雪吐玉, 珠花四射,雨雾蒙蒙,在阳关照射下五彩缤纷。
天台峰(天台寺)
天台峰又称天台正顶,海拔 1306 米,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、七贤峰。天台是九华山主峰香,炉峰、烛峰、钟峰、鼓峰皆伏于脚下 ,而且善男信女礼佛笔来天台寺,故而有到九华“不上天台,等于白来”之说。峰顶有天台寺、捧日亭、云峡等景观,且沿途寺庙多 ,风景好,游人和香客都尊其为九华之首。主要景点有天台寺、捧日亭、云峡等。
天台寺 :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,古名天台寺。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,称之为“中天世界” 。这里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。
天台寺前,左有龙头峰,右有龙珠峰,对面十王峰。龙头峰下为青龙背,因骄立如屏,故名玉屏峰。龙珠峰,又名天台岗,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,名“龙珠石” 。传说九华是“活的龙脉” , 青龙即居此高处,这颗“龙珠” ,则是它戏耍的宝物。寺前岩壁上,有“非人间”等巨字摩崖石刻。寺门在龙头峰 、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,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,即进入寺内。拱形桥上的横梁镌“中天世界”4 个大字。天台寺历史悠久,相传千年以前金地藏曾在此居住,洁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。现地藏禅寺,重建于清末民初,始为今日之规模。寺依山势而建,根据峰顶岩石高低不等,分别为一层、二层 ,直至三层,最高处殿檐与寺后峰顶岩石相接。前后三进殿宇有地藏殿、大雄殿、万佛楼等,形成既无天井又无院落的整体建筑。万佛楼下敞厅,门对古拜经台,门槛下万仞深渊。门虽设而不宜走, 可在门内观赏山景。
云峡 :位于天台峰顶,为天台最高处。只见两块巨大岩石,并峙如门,只容一人通行。右边岩石上直镌“云峡”二字,左边岩石横琢“一线天”三字。在此处看日出,观云海,无比瑰丽、壮观, 古人称之为“天台晓日”胜景。
捧日亭 :天台的正顶有一平台,曰“捧日台” ,在左边的危崖上耸了一亭曰“捧日亭” 。
特色推荐
“ 天台晓日 ” ” :天台日出,壮丽无比,九华著名胜景之一。拂晓前伫立云峡之上,凝视东方,可见一丝微光初露,云海苍茫,横无际涯,苍山如岛屿露出海面。东方微光愈来愈亮,地平线上迸出一丝丝金色光芒, 光芒下又露出一条橙黄色短线。 一会儿短线变似眉痕 ,渐渐呈光彩缤纷的半圆形,越来越圆,状如圆镜边缘上镶着金色光环,挂在天边。一眨眼光度遽然增强,一轮红日冉冉升起,照耀着无边的云海,气势磅礴,十分壮观。忽而云飞雾散,九十九峰重新露面,各具形态,峥嵘毕现。山外沃野千里,田园如画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最佳最佳观赏处:捧日亭和云峡。
古拜经台
在天台峰下,距观音峰约2华里。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 。该寺始建于唐,经历代修建,现在面积 898 平方米。 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《华严经》 ,僧人建此寺纪念,名为“大愿庵” (佛教称金地藏“大愿菩萨” ) 。因为“拜经”较通俗易记,所以都称它“古拜经台” 。拜经台大雄宝殿,1994年重建,建筑面积650平方米 。重檐歇顶,框架结构,造型庄重、浑厚。殿宇前面三尊大佛,左右文殊、普贤,后面海岛观音,两旁十八罗汉。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,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。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,高约二丈,宽丈许,供有金地藏坐像。右边墙壁上嵌有“古拜经台”字样的碑刻一方。台后有峭石 20 米高,造型酷似“老鹰扒壁” ,僧人称“大鹏听经石” ,相传是金地藏拜经的地方 。地面突出一块长方形岩石,上有凹下的脚印。
东崖云舫
又名晏坐岩, “东崖晏坐” ,古为九华十景之一。该处外观巨岩方正、高耸山顶,其形如舫。顶平阔约200平方米。相传僧地藏初来九华山时,常晏坐岩头诵经观景,故又名晏坐岩。明王守仁曾两次于岩头端坐,与和尚谈经论道。继僧地藏、王守仁之后,文人名士争相仿效,并以东岩为题 ,留下众多诗文。 东岩云舫清代建有东岩上院,五层楼阁。1934年毁于火灾。岩东悬崖千仞,中有堆云洞;南有锦衣石和“飞身处” 、 “云舫 ”等石刻,西有钟亭。登上云舫巨岩,东可望天柱、五老诸峰;南可观天台、十王、钵盂等峰;西可看神光岭、肉身殿;鸟瞰九华街 ,化城寺等古刹尽收眼底;极目北眺,长江如练,横于天际;云雾时而从两侧峡谷冉冉升起。伫立云舫,如乘艨艟巨舰,航行在浩淼烟波之上。 明代哲学家、教育家王守仁(世称阳明先生) ,曾两次游览九华山:弘治十四年(公元1501年)春和正德十五年(公元1521年)正月至三月。王阳明重上九华,宦官曾派遣心腹“锦衣卫”成员暗中盯梢,他却佯装不知,晏坐岩头学老僧。那“锦衣卫”曾坐在东崖的一块岩石上窥视过王阳明,这一岩石后来被称为“锦衣石” 。 东岩云舫旁有东崖钟楼,前行有东崖禅寺、观音庵等景。再前行可到百岁宫及新建的五百罗汉堂。
龙女献泉
东崖峰顶上原有一座东崖禅寺,寺后有古老的地藏殿,金碧辉煌,庄严肃穆,乃僧人为祭祀地藏,纪念其苦修于东崖而建。殿侧峭壁上有地藏洞(又名堆云洞) ,是金乔觉初至九华山时的栖身之所。在峰的西麓有一山泉,名为“龙女泉” 。相传龙女泉是龙女奉献给金乔觉的甘泉。此即著名的“龙女献泉”神话故事、被列为“地藏圣迹”之一。
小天台
位于肉身宝殿西南。1919 年比丘尼妙量募建,原名明心寺,又名明心禅林。寺依山而建,层层叠叠;前有附坡,以石垒成平台,故名“小天台” 。小天台居高临下,视野开阔,西北山峦起伏,烟霞飘渺;九闵公路从山腰穿行,车流不息。傍晚夕阳红遍,霞光万道,是观赏青山夕阳照好去处。
祗园寺
祗园寺位于九华街入口处。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。始建于明代,清末和民国期间重修和扩建,规模为九华“四大丛林” (百岁宫、化城寺、祗园寺、甘露寺)之首。建筑面积 5157 平方米 ,是全国重点寺院。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,相传释迦牟尼在祗园宣扬佛教二十馀年,祗园寺就是取这个故事而得名。祗园寺通道刻满金钱,以象征释迦圣迹。寺院主要由灵官殿、弥勒殿、大雄宝殿、客堂、斋堂、库院 、退居寮、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 9 座单体建筑组成,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,余皆民居式建筑。整个建筑依山就势,鳞次栉比,布局紧凑,层次分明。寺院还借松林、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,引人入胜。
五百罗汉堂
五百罗汉堂坐落插霄峰摩天岭,北邻百岁宫。总建筑面积为1000 多平方米,宫殿式结构,为百岁宫附属寺院。两层楼宇,仿古宫殿式建筑,粉墙碧瓦,双层飞檐翘角。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,罗汉塑像千姿百态,气势壮观。五百罗汉堂,是目前我国四大佛山中所仅有。与邻近的百岁宫配套协调,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。
化城寺
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开山主寺,是地藏菩萨的道场,九华山的“总丛林” 。位于东崖西侧,芙蓉峰下。东晋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。唐至德年间改建,定名为化城寺。现在的化城寺,山门和藏经楼为 16 世纪所建,大雄宝殿和后厅为 19 世纪重建,寺内辟有九华山文物展览馆。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,广场中间有“娘娘塔”和当年地藏放生的月牙池。 寺庙前后有四进,分门厅、大雄宝殿、后进和藏经楼 ,现为九华山文物馆。四处厅楼随地势渐高,结构自然,门楹窗柃 、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上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。殿内有康熙御书“九华圣境”横匾和乾隆御书“芬陀普教”横匾。后殿首明代崇祯皇帝御书“为善最乐”横匾。
寺名起源:
“化城”源出於《法华经》中的佛教故事。传说释迎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,忽为山险所阻,小徒饥渴交加,坐地不起。释迦牟尼手指前方说: “前有一城,速去化斋。 ”小徒顿为振奋。所谓城实乃佛祖点化而成。
武汉到九华山旅游团:http://www.bole177.com/line/domestic/anhui/jiu_hua_shan/